中庸之道作文3篇

2023-09-23 14:45

作文是经过人们的思想思考和语言组织,通过文字表达主题意义的一种叙事方式。作文分为小学作文、中学作文和大学作文论文。写作体裁包括:叙事性、说明文、实用性和议论文。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庸之道作文的文章3篇 ,欢迎品鉴!

第一篇: 中庸之道作文

  记得不久前,我曾对于“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”有过一番思考,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,中国古往今来,似乎都在提倡着“韬光养晦”,这样正迎合了那句“满招损、谦受益”,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。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,却又突然发现,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。如今,在我看来,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纳的,取而代之的,当然是“中庸”。记得一段很经典的话:“岳飞锋芒太露,无法躲过风波亭之劫;李太白锋芒太露,难以见容于官场,苏东坡盛名之人,屡遭磨难,大象因牙而被擒,蚌以有珠而见剖,龟因壳而致死,鹦以饶舌而被困,犀牛因角贵而招杀,金铎以声自毁”。其实,锋芒太露的结果,容易招忌及受害。所谓“花要半开,酒要半醉”,也是如此,而这,正是一种“中庸之道”。“半开”、“半醉”,需要度的把握,而这是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的。行事之时,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对中庸的理解与坚守,在那些复杂中,我想,“简单”的持守才是最难的。

  于是,我“引入”了“圆通”,便是做到既方又圆,这是一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。而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,能始终做到这一点的人,就绝非等闲之辈。正如中庸所提到的“人皆曰予知,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。”

 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--对于才华的显露,当然,在这之外,还有更多的“中庸圈”,我想,孔子之所以为圣人,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终处于这中庸圈内吧!他所拥有几乎全部优良品质,虽不夺目,但始终不乏光耀。他面对弟子的过人或不及之处,能正确的对待,并不一味发扬长处,而正是忠于“不偏不倚”。面对才华横溢,不放弃收敛锋芒;面对勇敢,不放弃畏惧;面对矜庄,不放弃随和……我想,孔子之所以成为圣人,就在于此。

  中庸带给我更多的,就是“和”了。不偏不倚,不过也无不及,达到最好的状态,这就是“和”。这样的一种心态,就是平常心。生活中,面对过失,不过分埋怨别人,也不过分自责;面对荣誉,不过分张扬,也不过分低调;面对困难,不过分踌躇,也不过分淡定。万事适中,达到“和谐”的境界,这样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,正常运行。这是一种大智慧。

  《中庸》的深奥让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。我想,如果此生无法精通《中庸》将是我最大的遗憾。万物持中,这是做人的原则与处世的艺术。无论碰到什么事,拿出“中庸”,以不变应万变,这将是一生的财富。

第二篇: 中庸之道作文

  温暖的阳光若是照射得太久,娇艳的花儿也会枯萎;甘甜的雨露若是浇灌得太多,充满生机的小草也会溺亡。过多的“阳光和雨露”反而影响了花草的生长。可见,有时候,“满”不一定是一件好事,取法中庸才是最佳。

  取法中庸,明面上看,是要懂得行止得法,不至于用力过猛而折损。武大师挑半桶水,正是因为他懂得中庸的道理。想象一下,行走在泥泞的山间小路,如果肩上挑着满满的两桶水,不仅会增加气力的消耗,而且会在下山过桥蹚水时洒出许多。到头来,不仅耗神耗力,收获也不尽人意。相反,只挑半桶水,轻松省力,何乐不为?

  其实不仅仅是挑水,生活中为人处世都讲究“适中”二字。学生努力学习值得赞扬,但若不顾身体,过分用功,熬夜至天明,反而伤身。工作中,有进取心是件好事,可是若是走了极端,变进取为抓尖要强,反而可能事与愿违。

  取法中庸,根本而言,意味着要有自知知人的智慧。面对慕名前来想要学习绝世武功的人们,武大师表面上只是告诉他们挑水需要适中,其实更是告诉他们应该懂得审度自己、权衡世事,从而作出正确定位。既不妄自菲薄浪费资源,也不好高骛远徒劳冒进。

  马谡过于高估自身,以为自己已经通晓兵法韬略,最终兵败街亭;刘邦抢先进入关中,为心中称王关中的.贪念诱惑,据守城池,毋纳诸侯,但是他没有正确认识到自身与项羽实力的差距,最后不得不赶赴鸿门,亲自赔礼道歉。

  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说曾说:“神欲使其灭亡,必先使其疯狂。”没有识人论世的智慧,被欲望蛊惑,被一时的功业美誉冲昏头脑,自我膨胀而骄狂显摆,其下场必然凄凉。相反,武大师之所以被尊崇,正因为有审度取中的智慧,任凭世人赞我捧我,我只挑那半桶不溢不泼的水,过自己的日子修自己的道。

  张扬跋扈从来不是真正的大师所为,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,适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大智慧。

  古往今来的贤者智者大多是懂得掌握分寸,取法中庸的人。蔺相如知道自己只有运筹之能没有领军之才,因此对廉颇百般忍让。廉颇听了蔺相如为国家计的忠言,才有了负荆请罪的佳话。

  思古论今,又有多少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全面清晰的认识自身的能力,被心中的欲望和贪念驱使着,仓皇如丧家之狗般追寻遥不可及的空中阁楼。他们最后不是折损在路上,就是泯然于平庸。正确地评估自己,不偏不倚取法中庸,既不被乱花迷眼,也不消极无为,找到那最和谐的“天人合一”的为人处世的状态,也许是对人对事最优雅的姿态。

第三篇: 中庸之道作文

  人人生而平等,却无时不刻生活在枷锁之中。这句话的原作者不知道是谁,但是他的这句话却总是让人很有深意。似乎是一种对于这个社会的看法,然而却又有了很多的偏见,按照这个说法就成了人人都平等的生活在枷锁之中。也许对于阶级观念很严重的国家而言确实如此,然而我们普通人而言,那又有什么关系呢?我们可能更加关注生活的方面。一些传统的道德也被我们用来指导生活,所谓一切来源于生活必然要用之于生活。在我们这个实用主义至上的国家里,人的价值观偏向于实用主义,对于我没有任何的用处的东西我就不再去关注他,这样简直浪费我的时间。在这样的急躁的生活里,反而很多人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的中庸之道。

  当年韩寒写过一篇文章,其中就有一句是这么说的。“当你有一个喷嚏想打又打不出来,没人会觉得这是好事,所以你就会发现中庸之道那就是骗人的”。那时候很多人没有思考力只有接受力,变成了天然的附和机器。觉得他说的真是对,对他的话推崇之至。然而其实你认真的想一想你就会很明白,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。那个年代是一个不择手段、道德败坏、人性沦丧的时代,许许多多的门派追求自己的利益,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。当时不是今天,那种道德和礼仪对人还是没有任何的约束。那些纵横家们,为了可以得到一个职位或者是名利,无所不做。这样的时代里,当然办事的效率没有多大的区别,重要的是变革人的价值观。于是儒家学派提出了大学中庸,通过君子小人的论述给世人一个可以参照的'标准,让世人行礼仪,诚意正心修身。所以说中庸之道,并不是行事的哲学,就是说他不是具体的指导。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你内化于心,外化于形,起到对人的规范作用。

  孔子不讲做事,只讲做人。其实他的论语那么多章,一直在说一个东西,仁爱和平等。可以说是东方的一部圣经了。他讲人就要保持中庸,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。用了一生的时间,研究人心和人性,最终建立起来了一种普遍适应的伦理哲学。至于现在,他的很多的思想依旧是在为很多人不断的借鉴和学习。

  至于当下,其实人却很少可以做到中庸之道了。个人的喜怒哀乐被无限制的放大,真的成为了垮掉的一代人,除了被生活的简单愚弄的忧郁万分,似乎没有了再去生活的能力。内心无限的孤独却又恐惧孤独,所以沉迷于网络,渴望得到一种自我的安慰。对于别人的事,社会的事,网络的事,表现出极度的关心,他们甚至可以知道每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故事,但是却不知道如何稳定和平衡自己的内心。借用那句话,人人讲中庸之道,而人人却都生活在极端之中。

  后来的中庸之道变成了诡辩论,成为了自己不想做好的理由。“枪打出头鸟,做的太好了反而招人嫉恨。”更多变成了外在的东西,使得中庸之道价值观变成了一种托词,而不是信仰。性格上应该是平和的,但是生活不能失去热情。热爱生活也应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,将生活活得有趣味,而不是只做一半的事的拖延。再一思考,我们也会发现。现在的我们特别的急躁,无论是学习,社会还是工作。人人都是急躁的,一切的东西渴望速成,害怕落后于人。大学也是如此,从学术的培养,变成了对人机械化的技术的训练。最受欢迎的学科通常都是在就业最好的,而那些似乎挣不到钱的,比如哲学,就为很多人所抛弃。人开始功利化,思维开始跳跃。如果下节课需要我对某一方面的东西做一些阐述,我可能会在下节课上课之前百度一下,没有学习,也没有了解,只有转述而已。人都刻意的去过的很快很快,欲速则不达,又在追逐什么呢?

  我认为如今的价值观问题,只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很正常的问题,不应该是过分的夸大,也不是视而不见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假如我们慢慢去改变他,就会消失。而我们的精力,应该更多的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。修炼自己的心理,不是让自己感觉被整个世界都抛弃了的抑郁下去,而是应该不断接受挫败感,内心更加平和。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。君子之风,一直就是中国人心里所期待着的。为什么不去做呢。让外在的价值观,变成内在的修养。训练自己的内心,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现代人什么都没做,就觉得自己举世无双。只是做到了把学问转化成了虚伪,认为自己学的目的是为了更低级的目的。

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说人最低需求是生理需要,最高需求是实现自我的价值。学习先哲智慧,追求的是最高的需求,而我们恰好相反,为了追求生理的需求才去学习。现在人最难的不是去做什么,而是去改变自己。太过于求稳定导致人呢喜欢极端,人喜欢在两点之间跳来跳去。所以要做到中庸之道,每个人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,学着去接受这个世界,不必那么格格不入。不必自以为超凡脱俗而郁郁寡欢,人最伟大的在于经历一生的折腾,依旧可以保持一颗赤子之心,一切的情绪被自己内心抵消。真正中和。